歡迎訪問廣西方略土地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廣西方略土地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2022年6月18日-19日,由南寧市人民政府主辦,南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南寧市自然資源局承辦的2022年南寧市土地規劃和城市更新項目推介簽約儀式暨“置業綠城 邕有未來”住房展及土地推介活動成功舉辦。開幕式當天,南寧市市委副市記、市長廖立勇出席并致辭。立足于長期在政策研判、數據服務、市場分析等專業領域的積淀,方略專業機構為此次活動的組織提供了有力的服務支撐。
一、大會回顧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賦予了南寧在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中重要的戰略鏈接和樞紐作用;而即將興建的平陸運河,必將推動南寧向海而興、向海圖強,通過大力發展向海經濟,南寧將加速建設成為中國—RCEP經貿中心。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西南地區產業、經貿投資的熱土,為與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贏未來,南寧市謀劃并舉辦了此次“置業綠城 邕有未來”專題展會及推介活動。
為組織好此次活動,各方在社會與經濟發展活力、自然資源保障支撐、國土空間規劃前景、市場分析評判等專業領域,以及展會活動的策劃、籌辦組織、建設用地推介及宣傳材料制作等方面,都為向社會各界充分展示南寧發展藍圖與前景下足了功夫。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南寧住房公積金中心等政府部門以及多家金融機構,在活動現場提供產業投資政策等“一站式”咨詢服務。作為產業經濟建設的代表,萬科、華潤、建發、聯發、交投、軌道、威寧、大唐等數十家參會企業也相應開展了企業、產品服務推介宣傳活動。
在此次展會及土地推介活動中,以“新繪南寧 邕有未來”為主題,產業建設用地集中推介了57幅地塊,總面積約3260畝,主城區6個城區均有涉及,重點分布在鳳嶺、興寧東、五象和沙井4個區域。其中商住用地39幅,面積約2484畝;商服用地18幅,面積約776畝。地塊面積大小適中,青秀區和五象新區等南寧核心區域均有優質地塊推出,投資價值較高。
在展廳內,眾多投資企業與參展群眾被既專業又充滿文化氣息的特色展板所吸引,紛紛駐足在“2022年南寧市土地推介地塊分布圖”、“新繪南寧 邕有未來”重點區域推介和南寧市國土空間規劃專題圖版前,具象地了解南寧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脈絡、規劃發展圖景、集成政策支撐以及推介建設用地地塊詳細信息等情況。
二、推介構思
此前,南寧市主要以參展方的身份參加各時期在全國各地城市舉辦的相關展會,此次則是以主辦方的身份向社會各界進行自我推介,展會規格高、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準備工作中,除提供專業技術層面的支持之外,對材料準備、活動組織等,如何立足于全面的視角,通過有效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呈現、展示活動主題,成為擺在方略專業機構工作組跟前的第一道難題。
(一)策劃先行,精煉主題
通過“場景化”、“諧音化”的表達方式,讓與會者能夠構筑起對南寧未來高質量發展建設預期的信心,“新繪南寧 邕有未來”的主題被提煉了出來。緊緊圍繞“繪”字,寫意地表達出南寧市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并充滿向上蓬勃朝氣的“勢”,讓公眾能夠接收到這個“勢”所要傳遞出的信息;同時,將“擁有”調整為“邕有”,強化呈現南寧作為中國西南向海經濟、中國—RCEP經貿中心城市發展的新希望、新機遇、新未來。
(二)奇思妙想,聚焦特征
主題確定后,工作組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為城市每個區域提煉風格獨具的資源與建設發展特征,以形成便于普羅大眾辨識并“抓牢”的印象,例如:作為南寧市一枝獨秀的首善之區,以及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投資潛力百強區”、“科技創新百強區”,社會各界對青秀區的認知早已深入人心。如何緊扣主題,進一步描繪該區域特征,工作組抓住了“秀美邕江、青秀山”的靚麗名片。
從邕江大橋往東流經東部產業新城,邕江在青秀區境內蜿蜒約80公里,悠悠碧水繞過青秀山,穿過都市區和郊野地帶,仿如在青山綠水間展開的畫卷,“秀水映青山”由此躍然紙上;而自城市東大門徑直融入南寧市區,在東盟商務區天際線下緩緩鋪陳開,極盡活力、激情、現代、和諧興旺氣象的鳳嶺都市圈圖景,則呈現出“鳳嶺入畫來”的生動場景。
經過數輪頭腦風暴,各個城區的主題特征逐步得以提煉并固定下來。
青秀區—秀水映青山,鳳嶺入畫來
興寧區:“古城換新顏 展翅興寧東”,重點講述興寧區“千年商埠”悠久的商業文明史話,以及經過不斷傳承、發揚沉淀下的厚重邕州文化記憶。沿著昆侖大道向東延伸發展,金橋、興寧東、三塘南等新興板塊陸續強力崛起,興寧區迎來了外環發展的新時代;隨著高鐵紅利的不斷釋放,興寧東部片區的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將迎來新的飛躍。
興寧區—古城換新顏 展翅興寧東
西鄉塘區:“明月系相思 書香聚英才”,突出呈現的是明月湖、相思湖、邕江所形成的生態宜居核心,以及廣西區內最大的教育集聚高地。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和完善的軌道交通,匯聚起人才、智力、科創,在西鄉塘區凸顯的生態、人文特色背景下,展現出強勁的未來發展動能。
西鄉塘區—明月系相思 書香聚英才
江南區:“產城匯聚地 宜業又宜居”,提取江南區“以產立城”的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特征,依托鐵路、公路、航空構建起的立體、完善、便捷、高效的交通基礎設施體系,高效物流優勢明顯,生產要素成本優勢日趨顯著,初創企業與產業人口匯聚,產城融合的發展格局已然形成。
江南區—產城匯聚地 宜業又宜居
良慶區:“推窗攬勝景 登高望樓臺”,將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五象新區總部經濟、樓宇經濟風貌特征體現出來。作為唯一一個陸海統籌的自貿試驗區所在地,以及廣西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興增長極,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后發優勢和比較優勢,良慶區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持續彰顯。
良慶區—推窗攬勝景 登高望樓臺
邕寧區:“最美邕江灣 人居邕寧城”,描繪的是以邕寧龍崗片區為核心的優美、宜居的自然與生活環境。距今約10000-6000年的頂螄山,見證了邕城先民在邕江河畔的聚落文明,而邕江與八尺江蜿蜒交匯,龍崗與鳳嶺、青秀山交相輝映,形成了“壯鄉福地·生態邕寧”的綠色生態發展新地標。
邕寧區—最美邕江灣 人居邕寧城
三、材料制作
以往赴外省參加展會及推介,一般只準備紙質、電子材料以及適配的寬屏項目圖件。此次活動,南寧市人民政府作為主辦方,在組織上的定位規格高,預期影響范圍廣,受眾多。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除了前期準備的邀請函、背景墻、調查問卷之外,還要為展會當天增設制作規劃專題展板、各區域板塊展板、推介視頻等。由于展會及推介活動的開幕時間已經確定,倒排工期,如何在兩周內完成翻倍的工作量,在活動開幕之前確保各事項準備到位,成為擺在工作組眼前的第二道難題。
(一)明確分工,逐項落實
為每一個宣傳版塊落實“一對一”負責人,確保指令傳達到位,工作落實到位,合作協調到位。工作組全員都參與到方案材料編寫進程,并以土地推介手冊內容制作為重心,帶動各版塊內容制作,達到內容一致并各有側重的效果。
【土地推介手冊】:土地推介手冊的內容,包含城市簡介、國土空間規劃、城市土地推介、政策集成及土地競買問題解答。其中,國土空間規劃引用南寧市國土空間規劃草案公示內容,傳遞城鎮空間格局及南寧都市圈建設規劃信息;推介地塊內容制作,則力求宣傳講解到位、信息傳遞準確,對各建設用地地塊所在區域的特征、片區概況及配套、產業投資建設優勢等內容進行精簡、精確地介紹。
【宣傳展板】:宣傳展板將擺放在活動當天的現場,共分兩種類型,其一為2.5m×2.2m規格的展板共3塊,主要介紹南寧市國土空間規劃、推介地塊分布以及重點區域板塊;另一類為0.8m×1.8m規格的豎形展板,每個城區準備兩個展示版面單元,用以介紹城區概況、城區空間規劃格局及推介地塊信息。
在觀看展板過程中,有細心的參會者發現南寧的母親河——邕江,在展板中標注為“郁江”。對其中緣由,科普個專業小知識:在推介建設用地地塊分布圖制作過程,使用的是“天地圖”的底層數據。“天地圖”是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級地理信息綜合服務網站。根據“天地圖”提供在線地理信息服務,南寧行政轄區內,“郁江”是專業地名,其稱謂自左、右江在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宋村匯合后始稱,至桂平市與黔江匯合而止;而邕江只是郁江自西向東流經南寧市及邕寧區河段的別稱,上起左、右江匯合點,下止邕寧區與橫縣交界的六景鄉道莊村,依此,“邕江”可理解為文化地名。
【推介視頻】:為形成宣傳合力,活動組織方同時統籌運用多種媒介對展示、推介內容進行傳播。適配會場顯示屏幕30m×8m的尺寸及4K分辨率,為達到高質量的內容呈現和視覺效果,工作組特別設計并攝錄了土地推介視頻,并將其作為年度推介系列活動重要的宣傳素材。在編制土地推介手冊的同時,工作組同步構思視頻解說文案、組織拍攝腳本、討論畫面特效,并通過運用E3D、重構攝像機等手法,勾勒南寧市地圖形狀,突出地塊周邊交通優勢、區位優勢,拉滿宣傳效果。
(二)披星戴月,通宵達旦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工作組熬夜已經不足以追上進度,必要時也得打上通宵的雞血。編制宣傳冊、設計展板、剪輯視頻、美工排版……全體成員齊心協作,機器24小時不停運轉,為的是在Deadline前拿出成稿,確保活動當天宣傳材料、視頻及展板等都能夠順利呈現。
四、寫在最后
此次 “置業綠城 邕有未來”展會及土地推介,是南寧市在新的發展時期,為全面展示首府高質量發展面貌而組織開展的務實行動。自活動開幕后近1個月以來,南寧市土地市場共成交建設項目用地12幅,交易成交總規模約632.70畝,成交金額20.90億元,迎來了年度“小高峰”。
隨著我國歷史上第一條向海而建的運河—平陸運河的開工建設,南寧將升級、重塑城市形態和產業發展格局,加速進入產業發展新賽道,生態名片不斷擦亮,資源保障能力和質量不斷提高,“綠城”名片的內涵將不斷得到豐富和擴展。在“雙循環”格局中,“南寧渠道”的優勢將更為凸顯。
方略專業機構工作人員在活動現場
Copyright ? 2015-2017 廣西方略土地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 廣西方略土地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廣州優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